三国历史人物手抄报
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大家都接触过不少的手抄报吧,手抄报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,做到主题突出,又丰富多彩。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手抄报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国历史人物手抄报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三国历史人物手抄报 篇11.吕布字奉先,东汉名将。人称“人中吕布,马中赤兔。”的猛将,论其晓勇,三国中无人能出其右,但此人反复无常,虽征战各地,建立不少势力,但因为部下叛变,被擒处死。
2.张飞字翼德,蜀汉四大名将之一,与关羽,刘备结为异性兄弟。虎牢关与两位兄弟大战吕布,在长板坡前喝推曹操大军,但经常醉酒责罚士兵,后被部下所害。
3.关羽字云长,蜀将之首,常独当一面,与张飞,刘备结为异性兄弟。武艺超群。刘备入蜀后,独守荆州。最后被吴军捉住斩首。
4.马超字孟起,蜀汉四大名将之一,马腾之长子,因其武勇及英姿,有绰号“锦马超”为报杀父之仇大战曹操,率领系凉兵急攻长安,但最后失败,后归顺刘备。
5.典韦曹操麾下大将,威猛雄壮,绰号“恶来”乃取字古代豪杰之名。在宛城遭张绣夜袭时,为了掩护曹操脱险,赤手空拳奋战而死。
6.赵云字子龙,蜀汉之将,先后为袁绍,公孙瓒效力,后追随刘备,长板坡前曾在曹操军中救出阿斗。但并不是十分受到刘备的重视。
7.许褚字仲康,魏将,身长八尺的大汉,与典韦相斗不分上下,为曹操所赏识,提拔为贴身护卫,平时呆头呆脑,在战场上却英勇无比,所以人称“虎痴”。
8.颜良袁绍麾下猛将,白马坡之役充当先锋,斩杀宋宪,魏续,又击退猛将徐晃,但却被当时身在曹营的关羽所杀。
9.文丑袁绍麾下猛将,为给同僚颜良报仇,出军延津,遭到曹操军袭击,奋勇杀退张辽,徐晃等猛将,但最终被关羽所斩。
10.孙坚有人认为他是孔子后代,在讨伐黄巾军时建立功勋,成为长沙太守,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担任先锋,与袁术,刘表斗争。在襄阳战死。后来被追认为武烈帝。
11.庞德字令明,魏将,原来是马超的部下,但当马超寄身张鲁处时,他由于生病,便与马超主仆分离,后来投入曹操军中,曾于关羽大战。
12.甘宁字兴霸,吴将海盗出身,人称“锦帆贼”,曾在黄祖手下,但不得志,借助苏飞之力后投奔孙权,在进攻黄祖,赤壁之战,对魏作战中,表现勇猛,深得孙权信任。
13.华雄董卓麾下猛将,身长九尺。在汜水关之战时大败孙坚,原本想乘胜追击,但被关羽所杀。
14.周泰字幼平,吴将,与海盗伙伴蒋钦一起归顺孙策,宣城被山贼围攻时虽身负重伤,仍然救出孙权,夷陵之战斩了蛮将沙摩柯。
15.太史慈字子义,吴将,曾奉母亲的之命,解救了北海太守孔融的危机。后来投靠刘飖,后又投靠孙策,在与孙权一起进攻合肥时战死。
16.黄忠字汉升,蜀将,蜀汉四大名将之一,曾先后保过刘表,韩玄。在韩玄麾下时与关羽有过一场激战。归顺刘备后,也一直活跃在战场上。
17.徐晃字公明,魏将,本是杨奉的部属,但是接受满宠的劝说归顺曹操,文武兼备,成为曹操的主力战将,受封为魏,国的平南将军。
18.夏侯敦字元让,魏将,曹操的亲戚,在与吕布的战争中,受曹性暗算,失去左目,但后来仍然转战各地,曹操在死后不久,也随之死去,
19.夏侯渊字妙才,魏将,夏侯敦的堂弟,从曹操起兵时就能独当一面,擅长于急袭的一员猛将,但在后来的定军山战中,受法正的计谋,被黄忠斩杀。
20.魏延字文长,蜀将,原是刘表手下,后归顺刘备,成为蜀汉得力的大将,诸葛亮死后,与参谋杨义对立,后被受诸葛亮计策的马岱所杀。
21.孙策字伯符,孙坚的长子,靠着从袁术那借来的三千人马打天下,不久就收复江东一带,人称“小霸王”但后来打猎时遭受突击,深受重伤,不治英年早逝。
22.曹彰字子文,曹操之三子,卞氏所生,勇猛过人,是赤手打死过猛兽的猛将,绰号“黄须儿”在争夺汉中的战役中,救出深陷重围的曹操。
23.王双字子全,曹真麾下的猛将,惯使六十斤重的大砍刀和流星锤,在陈仓与蜀汉兵马大战,杀死了谢雄但在追击蜀军时,被魏延所杀。
24.张合魏将,本是袁绍的手下,但是由于郭图之计,深陷绝境,与高览一起归顺曹操,主要活跃于蜀汉战争中,曾在街亭大败马谡。
25.张辽字文远,魏将,曾为吕布的手下转战各地,与关羽英雄相惜,吕布身亡后,归顺曹操,守卫合肥时,仅凭八百士兵就击退十万吴军。
26.文鸢本名文淑,文钦之子。勇猛可比赵云,曾加入毋丘俭之乱,使司马师苦不堪言后来因父亲之死才归顺魏国。
27.张任刘璋麾下大将,在落凤坡射死刘备的'军师庞统,败战后被俘,刘备劝降,他却以“忠臣不侍二主”加以拒绝,从容就义。
28.徐盛吴将,随军参加了赤壁,合肥,荆州之战,曹丕进攻东吴时,被任命为安东将军,用疑兵大败魏军。
29.姜维字伯约,蜀将,原为魏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,归顺蜀汉,诸葛亮临终时,将兵法传授给他九度北伐,使得国力衰退。
30.曹仁字子孝,魏将,曹操的堂弟,精通各种武艺,擅长射箭,骑马。赤壁之战后守备荆州,曹丕时代担任魏国的大司马。
31.邓艾字士载,魏将,得到司马懿的赏识,对蜀汉战争中表现活跃,与钟会联手灭掉蜀汉,但两人却是互不想让,最后被擒到,压往洛阳途中,被暗杀身亡。
32.程普字德谋,吴将,惯使铁脊神矛,孙氏三朝元老,身经百战,在赤壁之战中出任副都督协助周瑜,在长江之上击败曹操大军。
33.凌统字公绩,吴将,凌操之子,为报复仇,屡屡向归顺东吴的甘宁滋事,后来与魏将乐进对阵时,被甘宁救下性命,二人才和解,后二人结为生死之交。
34.张苞蜀将,张飞的长子,手持张飞死后留下的长矛,在夷陵之战中崭露锋芒,与义兄弟关兴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。
35.高顺吕布麾下之将,跟随吕布转战各地,绰号“陷阵营”,吕布战败被擒后,一言不发,从容就义。
36.邓忠魏将,邓艾之子,随父亲在段谷大破姜维,长城之战中,曾和姜维战得不分上下,后来中了钟会之计,与父亲一起被捉遭暗杀。
37.韩当字义公,吴将,孙氏三朝元老,参加过进攻扬州,赤壁,征讨关羽,夷陵等许多战役,是东吴水军大将。
38.祝融蜀将,南蛮王孟获之妻,据说是火神的后裔,善武勇善使飞刀,曾生擒马忠,但随后被魏延所捉,后归附蜀。
39.关兴字安国,蜀将,关羽的次子,刘备起兵东吴时,为报复仇加入复仇军。与张飞之子张苞义结金兰一同活跃于北伐战场。
40.公孙瓒字伯珪,东汉的北平太守,与刘备一起从师于卢值,所率精锐部队清一色的乘骑白马,在征讨黄巾军时表现活跃。
41.黄盖字公覆,吴将,自从孙坚起兵时,就为东 ……此处隐藏8771个字……>
北伐
1、建兴六年(228年)春,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,让赵云、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,自己率大军攻祁山(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)。陇右的南安、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。张郃出拒,大破马谡于街亭。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。这是第一次出祁山。 2、同年冬,诸葛亮出散关(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)围陈仓(今陕西省宝鸡市东),粮尽而退还汉中。魏将王双来追,被斩。
3、建兴七年(229年)春,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(今甘肃省成县周边)、阴平(今甘肃省文县周边)二郡。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,亮自出至建威(今甘肃省西和县西),郭淮退,遂得二郡。
4、建兴八年(230年)秋,魏军三路进攻汉中,司马懿走西城(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),张郃走子午谷,曹真走斜谷。诸葛亮驻军于城固(今陕西省城固县东)、赤坂(今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)。时大雨三十余天,魏军撤退。同年,诸葛亮使魏延、吴懿西入羌中,大破魏后将军费曜(瑶)、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(南安郡内,当在今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)。
5、建兴九年(231年)二月,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,始以木牛运。时曹真病重,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。诸葛亮割麦于上邽(今甘肃省天水县)。司马懿追亮至卤城(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谷之间),掘营自守,有“畏蜀如畏虎”之讥。五月,诸葛亮使魏延、高翔、吴班赴拒,大破司马懿,汉军获甲首三千级,玄铠五千领,角弩三千一百张,于是宣王司马懿退还保营。六月,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。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,中箭身亡——此为二出祁山。
6、建兴十二年(234年)二月,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,据武功五丈原(今陕西省岐山南),屯田于渭滨,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,又致巾帼妇人之饰,以激怒宣王司马懿,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,并以“千里请战”的妙计平息将怒。
病逝五丈原
八月,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。杨仪等率军还,有“死诸葛吓走活仲达”一事。
这六次用兵,出祁山只有两次;第四次是魏军主动进攻,蜀军防守,由于连日大雨,山洪暴发,冲毁栈道,蜀魏并未交战。
三国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成就
唐朝张彦远在《历代名画记》中写道:“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。”张彦远还在其《论画》一书中,记载了当时绘画收藏与销售的情况。他说:“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,以汉、魏三国为上古,则赵岐、刘亵、蔡邕、张衡、曹髦、杨修、桓范、徐邈、曹不兴、诸葛亮之流是也。”
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、吴道子等人绘画作品的售价:“屏风一片值金二万,坎者售一万五千,”“一扇值金一万。”并说汉魏三国(即上古)画家的作品,在唐代已是“有国有家之重宝”,“为希代之珍”。张彦远他的记述中,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。
东晋史学家常璩的《华阳国志》记载:“南中,其俗征巫鬼,好诅盟,投石结草,官常以诅盟要之。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,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,次画神龙,龙生夷及牛马驼羊。后画部主吏,乘马幡盖,巡行安恤。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,以赐夷,夷甚重之。”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,诸葛亮的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。他的画作既取材于现实生活(如南中少数民族的生活)又有神奇而丰富的想象(如神龙等),而且构图宏伟,场面博大。
诸葛亮的文学作品
《前出师表》
臣亮言:先帝创业未半,而中道崩殂;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,不懈于内;忠志之士,忘身于外者: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;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:若有作奸犯科,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治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: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得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之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“能”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:愚以为营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也。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!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,愿陛下亲之、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
臣本布衣,躬耕南阳(南阳郡邓县隆中)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谘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: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虑,恐付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;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甲兵已足,当奖帅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: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依、允等之任也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;若无兴复之言,则责攸之、依、允等之咎,以彰其慢。陛下亦宜自谋,以谘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!今当远离,临表涕泣,不知所云。
《后出师表》
先帝虑汉、贼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,故托臣以讨贼也。以先帝之明,量臣之才,故知臣伐贼,才弱敌强也。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。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?是故托臣而弗疑也。臣受命之日,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;思惟北征,宜先入南: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,并日而食。——臣非不自惜也: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,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。而议者谓为非计。今贼适疲于西,又务于东,兵法“乘劳”:此进趋之时也。谨陈其事如左:
高帝明并日月,谋臣渊深,然涉险被创,危然后安;今陛下未及高帝,谋臣不如良、平,而欲以长策取胜,坐定天下:此臣之未解一也。刘繇、王朗,各据州郡,论安言计,动引圣人,群疑满腹,众难塞胸;今岁不战,明年不征,使孙策坐大,遂并江东:此臣之未解二也。曹操智计,殊绝于人,其用兵也,仿怫孙、吴,然困于南阳,险于乌巢,危于祁连,逼于黎阳,几败北山,殆死潼关,然后伪定一时耳;况臣才弱,而欲以不危而定之:此臣之未解三也。曹操五攻昌霸不下,四越巢湖不成,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,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,先帝每称操为能,犹有此失;况臣弩下,何能必胜:此臣之未解四也。自臣到汉中,中间期年耳,然丧赵云、阳群、马玉、阎芝、丁立、白寿、刘合、邓铜等,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,突将无前,丛叟、青羌,散骑武骑一千余人,此皆数十年之内,所纠合四方之精锐,非一州之所有;若复数年,则损三分之二也。——当何以图敌:此臣之未解五也。今民穷兵疲,而事不可息;事不可息,则住与行,劳费正等;而不及今图之,欲以一州之地,与贼持久:此臣之未解六也。
夫难平者,事也。昔先帝败军于楚,当此时,曹操拊手,谓天下已定。——然后先帝东连吴、越,西取巴、蜀,举兵北征,夏侯授首:此操之失计,而汉事将成也。——然后吴更违盟,关羽毁败,秭归蹉跌,曹丕称帝:凡事如是,难可逆见。臣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;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
文档为doc格式